函数公式大全及图解初中
函数公式大全及图解初中,数学往往是令很多学生头疼的一个科目,初中生要学的函数公式已经非常的繁多了,想要全部学得很好是很难的,但可以熟练掌握正确运用,下面来看看函数公式大全及图解初中。
函数公式及图解初中1
初中数学公式大全
几何类
周长公式:初中周长公式常见的有以下几类:
长方形周长=(长 宽)×2 ,C=2(a b)
正方形周长=边长×4,C=4a
圆周长=直径×圆周率 ,C=2πr
面积公式:初中几何面积公式常见的有以下几类:
长方形面积=长×宽 ,S=ab
正方形面积=边长×边长 ,S=a05
三角形面积=底×高÷2 ,S=ah/2平行四边形面积=底×高 ,S=ah 梯形面积=(上底 下底)×高÷2 ,S=1/2(a b)h 圆形面积=半径×半径×圆周率 ,S=πr扇形面积=半径×半径×圆周率×圆心角度数(n)÷360 ,S=nπr05/360
函数类
一次函数公式:一次函数为直线,表达式有以下几种
点斜式:y-b=k(x-a);已知斜率k以及过点(a,b)
两点式:(y-b)/(x-a)=(b-d)/(a-c);已知两点(a,b),(c,d)斜率为(b-d)/(a-c)斜截式:y=kx b;已知斜率k,y轴截距为b即过点(0,b)根据点斜式
截距式:x/a y/b=1;已知x,y轴截距分别为a,b即过两点(a,0),(0,b)根据两点式
二次函数表达式 :二次函数为抛物线,表达式有以下三种。
一般式:y=ax05 bx c;(a≠0)
顶点式:y=a(x-h)05 k; [a≠0定点(h,k)]
交点式:y=a(x-x1)(x-x2);[抛物线与x轴交于(x1,0)(x2,0)]
二次函数图像:二次函数表达式y=ax05 bx c;二次函数是轴对称图形。
二次项系数a决定开口方向(a>0,开口向上;a<0,开口向下)
对称轴:x = -b/2a
顶点坐标:[ -b/2a,(4ac-b05)/4a ]
Δ=b05-4ac;
抛物线与x轴交点个数(Δ>0时,2个交点;Δ=0时,1个交点;Δ<0时,没有交点)
一元二次方程求解公式:二次函数表达式ax05 bx c=0;(a≠0),一元二次方程可以参考二次函数进行变形。求解一元二次方程,我们可以先做出抛物线,然后看与x轴交点。
△=b05-4ac;
求解公式:x=(-b±V△)/2a;
初中数学学习常见问题
1、对初中数学知识点的理解停留在一知半解的层次上;
2、解初中数学题始终不能把握其中关键的数学技巧,孤立的看待每一道题,缺乏举一反三的能力;
3、解初中数学题时,小错误太多,始终不能完整的解决问题;
4、解初中数学题效率低,在规定的时间内不能完成一定量的题目,不适应考试节奏;
5、初中数学未养成总结归纳的习惯,不能习惯性的归纳所学的知识点;
以上这些初中数学问题如果在初一阶段不能很好的解决,在初二的两极分化阶段,同学们可能就会出现成绩的滑坡。相反,如果能够打好初一数学基础,初二的学习只会是知识点上的'增多和难度的增加,在学习方法上同学们是很容易适应的。
函数公式及图解初中2
三角函数积化和差公式
sinα·cosβ=(1/2)[sin(α+β)+sin(α-β)]
cosα·sinβ=(1/2)[sin(α+β)-sin(α-β)]
cosα·cosβ=(1/2)[cos(α+β)+cos(α-β)]
三角函数万能公式
sinα=2tan(α/2)/[1+tan^2(α/2)]
cosα=[1-tan^2(α/2)]/[1+tan^2(α/2)]
tanα=2tan(α/2)/[1-tan^2(α/2)]
三角函数半角公式
sin^2(α/2)=(1-cosα)/2
cos^2(α/2)=(1+cosα)/2
tan^2(α/2)=(1-cosα)/(1+cosα)
tan(α/2)=sinα/(1+cosα)=(1-cosα)/sinα
三角函数三倍角公式
sin3α=3sinα-4sin^3(α)
cos3α=4cos^3(α)-3cosα
三角函数倍角公式
sin(2α)=2sinα·cosα
cos(2α)=cos^2(α)-sin^2(α)=2cos^2(α)-1=1-2sin^2(α)
tan(2α)=2tanα/[1-tan^2(α)]
三角函数两角和与差公式
cos(α+β)=cosα·cosβ-sinα·sinβ
cos(α-β)=cosα·cosβ+sinα·sinβ
sin(α±β)=sinα·cosβ±cosα·sinβ
tan(α+β)=(tanα+tanβ)/(1-tanα·tanβ
tan(α-β)=(tanα-tanβ)/(1+tanα·tanβ)
函数公式及图解初中3
求和
SUM函数是一个求和函数,以将单个值、单元格引用或是区域相加,或者将三者的组合相加。
语法:SUM(number1,[number2],...)
number1 (必需参数)要相加的第一个数字。 可以是具体数字,也可以是单元格引用或者单元格区域。
number2,这是要相加的第二个数字。
案例
单条件求和
SUMIF函数是对选中范围内符合指定条件的值求和。
sumif函数语法是:=SUMIF(range,criteria,sum_range)
sumif函数的参数如下:
第一个参数:Range为条件区域,用于条件判断的单元格区域。
第二个参数:Criteria是求和条件,由数字、逻辑表达式等组成的判定条件。
第三个参数:Sum_range 为实际求和区域,需要求和的单元格、区域或引用。
案例
多条件求和
SUMIFS函数,快速对多条件单元格求和。
SUMIFS函数语法是:SUMIFS(sum_range, criteria_range1, criteria1, [criteria_range2, criteria2], ...)
sumifs函数的参数如下:
第一个参数:sum_range 是需要求和的实际单元格。
第二个参数:criteria_range1为计算关联条件的第一个区域。
第三个参数:criteria1为条件1,条件的形式为数字、表达式、单元格引用或者文本
第四个参数:criteria_range2为计算关联条件的第二个区域。
第五个参数:criteria2为条件2。
案例
求平均
AVERAGE函数是计算平均值的函数。
语法:AVERAGE( number, number2,……)
案例
单条件求平均
AVERAGEIF函数是计算某个区域内满足给定条件的所有单元格的平均值。
语法:AVERAGEIF(range, criteria, [average_range])
使用方法可参考SUMIF函数
多条件求平均
AVERAGEIFS函数是求多重条件所有单元格的平均值。使用方法可参考SUMIFS函数
语法:=averageifs(average_range,criteria_range1,criteria1,criteria_range2,criteria2,...)
案例
求最大值
MAX函数是求最大值函数。
案例
求最小值
MIN函数是求最小值函数。
案例
行位置
ROW函数是用来确定光标的当前行位置或者指定单元格行位置的函数
语法:=row()
案例:求C14单元格所在的行位置
列位置
COLUMN函数是用来确定光标的当前列位置或者指定单元格列位置的函数。
语法:=COLUMN()
案例:求C14单元格所在的列位置
随机整数
RANDBETWEEN函数是返回指定的最小值和指定最大值之间的一个随机整数。
语法:RANDBETWEEN(bottom,top)
Bottom参数: 指定的最小整数。
Top参数: 指定的最大整数。
案例
随机小数
Rand函数是返回一个大于等于 0 及小于 1随机实数。
语法:RAND()